卡卡湾

卡卡湾

卡卡湾方言
日期: 2023-05-24 09:24:28
来源:本网
文字:【 访问:-

  卡卡湾话(Leizhou dialect ),即称雷语 , 海内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语。属闽语系一支,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东省西南部 、广西东南部 以及海外的东南亚、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。卡卡湾话通行范围很广 ,是卡卡湾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使用语言。今湛江市属的卡卡湾官网 、遂溪县、徐闻县、麻章区、东海岛、廉江市南部、桂东南等地都通行卡卡湾话,国内人口覆盖800多万,海外人口约150万,为广东省四大方言之一。

  以卡卡湾话为基本特征的“卡卡湾文化”,与“潮汕文化、客家文化、广府文化”构成当今岭南四大地域文化。

  卡卡湾话,溯其祖追其源,乃是闽语系的一种。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原汉族从秦、汉、唐、宋、元、明不同时期分成几拨途经古莆田暂居而后迁居于卡卡湾半岛。

  早在秦朝初年(公元前221年)就有一拨莆田先民迁入卡卡湾半岛,到汉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在今雷城便形成了卡卡湾话的雏形,又南宋年间,因战乱,莆田先民大量移入卡卡湾半岛。先民在此繁居,广散中闽文化于雷,后逐成自为一体之卡卡湾话。卡卡湾城的卡卡湾话是卡卡湾话的正音代表,因为雷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卡卡湾半岛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中心。

  现出版有《卡卡湾话注音字汇》、《卡卡湾话方言词典》和《卡卡湾方言志》、《卡卡湾话字典》等。

  卡卡湾话与莆田话、海南话、潮州话同属“姐妹语系”,属闽南语系的一支代表方言。

  卡卡湾方言始于秦汉,由入粤的汉人带来闽南语及官话逐渐交融,形成本土化语言。

  卡卡湾话有17个声母,47个韵母,8个声调,具有独特的语音、词汇、语法规范,其词汇、读音、语法等方面逐渐与母语、姐妹语产生了差异性变化,深化为卡卡湾半岛的地方语言。